• 歡迎訪問四川專升本網!本站為【傳愛專升本】旗下門戶網站,為廣大考生提供免費專升本政策與資訊,具體專升本考試信息以四川省教育考試院https://www.sceea.cn/為準。
  • 登錄 | 注冊
    關注公眾號

    服務時間08:00-24:00

    微信公眾號

    微信公眾號

    招聘交流群

    考生交流群

    微信小程序

    商務/合作洽談

    微信掃一掃
    四川專升本 >專升本試題題庫 > 歷年真題 > 四川統考專升本大學語文考前模擬試題

    四川統考專升本大學語文考前模擬試題

    2020-07-29 16:37:42    來源:四川專升本    點擊:
      一、選擇題:1~20 小題,每小題 2 分,共 40 分。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,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,把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。

      1.《論毅力》一文貫串始終的論證方法是 ( )

      A.演繹法

      B.類比法

      C.歸納法

      D.對比法

      答案:D

      2.“山不厭高,水不厭深”一句的作者是 ( )

      A.司馬遷

      B.李白

      C.曹操

      D.陶淵明

      答案:C

      3.下列各句中,“則”表示轉折關系,可以譯為“卻”的是 ( )

      A.兵強則士勇

      B.茍有能反是者,則又愛之太殷

      C.到則披草而坐,傾壺而醉

      D.既來之,則安之

      答案:B

      4.在《寶玉挨打》中,說“明日釀到他弒君殺父,你們才不勸不成”這句話的人物是 ( )

      A.賈母

      B.王熙鳳

      C.薛寶釵

      D.賈政

      答案:D

      5.下列哪位作家屬唐宋八大家之一 ( )

      A.杜甫

      B.辛棄疾

      C.王安石

      D.李清照

      答案:C

      6.下列作品中,屬于書信體駁論文的是 ( )

      A.《五代史伶官傳序》

      B.《答李翊書》

      C.《陳情表》

      D.《答司馬諫議書》

      答案:D

      7.《馬伶傳》的作者是 ( )

      A.明末清初的散文家

      B.元末明初的散文家

      C.明末清初的小說家

      D.元末明初的小說家

      答案:A

      8.《種樹郭橐駝傳》采用的主要寫作手法是 ( )

      A.類比方法

      B.擬人手法

      C.諷刺手法

      D.夸張手法

      答案:A

      9.提出“惟陳言之務去”的寫作主張的是 ( )

      A.韓愈

      B.蘇軾

      C.歐陽修

      D.柳宗元

      答案:A

      10.王昌齡《從軍行》中“黃沙百戰穿金甲”的抒情方法是 ( )

      A.借典故抒情

      B.借事抒情

      C.借比喻抒情

      D.借景抒情

      答案:B

      11.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辭手法依次是 ( )

      (1)蟋蟀在平臺上彈琴。

      (2)水簾落下來,猶如片片錦鱗,在陽光下閃閃發光。

      (3)這不是偉大的奇觀么?

      (4)即從巴峽穿巫峽,便下襄陽向洛陽。

      A.比喻夸張設問 擬人

      B.擬人 比喻設問 夸張

      C.擬人設問 對偶 比喻

      D.擬人 比喻反問對偶

      答案:D

      12.選出下列句子括號中詞含義相同的一組是 ( )

      A.(或)遇其叱咄(或)王命急宣

      B.(故)余雖愚,卒獲有所聞骨已盡矣,而兩狼之并驅如(故)

      C.蓋余之勤(且)艱若此北山愚公者,年(且)九十

      D.不知口體之奉不(若)人也(若)為傭耕,何富貴也

      答案:A

      13.下列句子翻譯錯誤的一項是 ( )

      A.得無異于明帝之意乎

      譯文:豈不是與漢明帝的意思相差不遠嗎!

      B.會須殺此田舍翁

      譯文:一定找機會殺了這個鄉巴佬。

      C.敕有司資倍送于永嘉長公主

      譯文:敕令有關部門所給陪送比皇姑永嘉長公主多一倍。

      D.今觀其引禮義以抑人主之情,乃知其社稷之臣也

      譯文:如今見其引征禮義來抑制君王的私情,這真是輔佐陛下的棟梁大臣呀

      答案:A

      14.下列各句中加點字,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( )

      A.將兵扦燕晉之師 扦:抵御

      B.不佞,大夫親戚送之,故留 不佞:不才,無才。自謙詞

      C.行軍勒兵,申明約束 約束:紀律

      D.援袍鼓之急,則忘其身 援:聽到

      答案:D

      15.下列各組句子中,括號中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( )

      A.內立法度,務耕織,修守戰(之)具

      師道(之)不傳也久矣

      B.(其)皆出于此乎

      臣從(其)計,大王亦幸赦臣

      C.蒙故業,(因)遺策

      踐華為城,(因)河為池

      D.其圍道也亦先(乎)吾

      以吾一日長(乎)爾

      答案:D

      16.郁達夫的《故都的秋》一文選自散文集 ( )

      A.《閑書》

      B.《往事》

      C.《龍·虎·狗》

      D.《故鄉》

      答案:A

      17.巴金創作的長篇小說三部曲最著名的是 ( )

      A.《抗戰三部曲》

      B.《愛情三部曲》

      C.《激流三部曲》

      D.《蝕三部曲》

      答案:C

      18.在先秦諸子中,文風以想象豐富、詞藻瑰麗、汪洋恣肆而著稱的是 ( )

      A.墨子

      B.莊子

      C.韓非子

      D.孟子

      答案:B

      19.下列各句中,“數”字作“計算”義解的是 ( )

      A.此其過江河之流,不可為量數

      B.必有數次乃至十數次之阻力

      C.成敗之數,視此而已

      D.數罟不入灣池

      答案:A

      20.在《鄭伯克段于鄢》中,大叔先“命西鄙、北鄙貳于己”,后“又收貳為己邑,至于廩延”,這里表現出他性格的特征是 ( )

      A.愚昧無知

      B.工于心計

      C.貪婪狂妄

      D.陰險狠毒

      答案:C

      二、文言文閱讀:21~29 小題,共 30 分。

      (一)閱讀下面一段課文,回答下列 21~23 小題。

      《書》日:„„滿招損,謙得益。”憂勞可以興國,逸豫可以亡身,自然之理也。故方其盛也,舉天下之豪杰,莫能與之爭;及其衰也,數十伶人困之,而身死國滅,為天下笑。夫禍患常積于忽微,而智勇多困于所溺,豈獨伶人也哉?

      21.這段文字在論據上有何特點?(4 分)

      答案:理論論據:《書》日“滿招損,謙受益”;

      事實論據:唐莊宗得天下與失天下的例子。

      理論論據與事實論據相結合,然后又從史實引出“禍患常積于忽微,而智勇多困于所溺”作為理論總結。

      22.將“禍患常積于忽微,而智勇多困于所溺”譯成現代漢語。(2 分)

      答案:禍患往往是從細微小事積累起來的,而有才智勇氣的人又常常因過分沉溺于某種事物而陷入困境。

      23.這一段文字采用了什么論證方法?(4 分)

      答案:引證法:引用《尚書》“滿招損,謙受益”來概括莊宗成敗的經驗教訓。例證法:莊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例子。

      對比論證法:凸顯莊宗由極盛到極衰的變化,從而強調“憂勞”和“逸豫”所帶來的不同后果。

      (二)閱讀下面一段課文,回答下列 24~26 小題。

      相見時難別亦難,東風無力百花殘。春蠶到死絲方盡,蠟炬成灰淚始干。曉鏡但愁云鬢改,夜吟應覺月光寒。蓬山此去無多路,青鳥殷勤為探看。

      24.總結這首詩的主題。(2 分)

      答案:這首詩寫戀人之間的刻骨相思與離別之苦。

      25.閱讀全詩,分析這首詩的抒情層次。(4 分)

      答案:首聯第一句直接抒情,“相見時難”是客觀之難,由于女子的特殊身份,決定他們見面之不易。而“別亦難”,是主觀之難,因見面的機會極為難得,所以分別時難舍難分。而第二句“東風無力百花殘”,以百花殘落表現美好的愛情正遇到了某種障礙。

      頷聯二句承此而來,以“春蠶到死、蠟炬成灰”比喻不管遇到什么樣的挫折,愛情至死不渝。

      尾聯回應相見之難,說兩個人不能自由來往,只希望給他們傳遞信息的人殷勤相助。

      26.頷聯“春蠶到死絲方盡,蠟炬成灰淚始干”使用了哪種修辭手法?其比興意義是什么?(4 分)

      答案:頷聯二句采用了雙關和比喻的修辭方法。以春蠶吐絲的“絲”諧音相思的“思”,用的雙關的手法。而春蠶吐絲,絲盡而死,蠟燭燃燒,燒盡淚止,

      又是比喻刻骨的相思之情。這種比興手法,構思奇特而貼切,成為描寫堅定的愛情心理的名句。

      (三)閱讀下面一段課文,回答下列 27~29 小題。

      有問之,對日:“橐駝非能使木壽且孳也,能順木之天,以致其性焉爾。凡植木之性,其本欲舒,其培欲平,其土欲故,其筑欲密。既然已,勿動勿慮,去不復顧。其蒔也若子,其置也若棄。則其天者全,而其性得矣。故吾不害其長而已,非有能碩茂之也;不抑耗其實而已,非有能早而蕃之也。他植者則不然,根拳而土易。其培之也,若不過焉則不及。茍有能反是者,則又愛之太恩,憂之太勤。旦視而暮撫,已去而復顧。甚者爪其膚從驗其生枯,搖其本以觀其疏密,而木之性日以離矣。雖日愛之,其實害之;雖日憂之,其實仇之。故不我若也,吾又何能為哉!”

      27.郭橐駝能不能真的使樹“碩茂”、“早而蕃之”?(2 分)

      答案:吾不害其長而已,非有能碩茂之也;不抑耗其實而已,非有能早而蕃之也。

      28.將“其蒔也若子,其置也若棄”譯成現代漢語,并說明這句話說明了什么道理?(4 分)

      答案:栽種時要像養育自己子女一樣,種完之后,放到那里就如同扔掉一樣。

      這句話是郭橐駝所說的樹之天性:“其蒔也若子,其置也若棄,則其天者全,而其性得矣。”

      29.郭橐駝所說的“植木之性”是什么?(4 分)

      答案:凡植木之性,其本欲舒,其培欲平,其土欲故,其筑欲密。

      三、現代文閱讀:30~38 小題,共 30 分。

      (一)閱讀作品片段,回答下列 30~32 小題。

      用兵制勝的要訣在占領要塞,擊破主力。要塞既下,主力既破,其余一切

      就望風披靡,不攻自下。古人所以有“射人先射馬,擒賊先擒王”的說法。如果虛耗兵力于無戰略性的地點,等到自己的實力消耗盡了,敵人的要塞和主力還屹然未動,那還能希望打什么勝仗?做文章不能切中要害,錯誤正與此相同。在藝術和在自然一樣,最有效的方式常是最經濟的方式,浪費不僅是虧損而且也是傷害。與其用有限的力量于十件事上而不能把任何一件事做得好,不如以同樣的力量集中在一件事上,把它做得斬釘截鐵。做文章也是

      如此。世間沒有說得完的話,你想把它說完,只見得你愚蠢;你沒有理由可說人人都說的話,除非你比旁人說得好,而這卻不是把所有的話都說完所能辦到的。

      每篇文章必有一個主旨,你須把著重點完全擺在這主旨上,在這上面鞭辟入里,烘染盡致,使你所寫的事理情態成一個世界,突出于其他一切世界之上,像浮雕突出于石面一樣。

      30.本片段綜合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?(2 分)

      答案:類比推理方法、引證法和對比法。

      31.請概括本片段的主要觀點。(4 分)

      答案:做文章要突出主旨,切中要害。

      32.作者以“用兵制勝的要訣”作比喻,是要闡明什么道理?(4 分)

      答案:闡明文章首先要把重點放在主旨上的道理。

      (一)閱讀作品片段,回答下列 33~35 小題。

      她住在燈塔的島上,海霞是她的扇旗,海鳥是她的侍從;夜晚她曳著白衣藍裳,頭上插著新月的梳子,胸前掛著明星的瓔珞;翩翩地飛行于海波之上……大風的時候……她駕著風車,狂飆疾轉地在怒濤上驅走……下雨的時候……落淚了……黃昏的時候,霞光燦然,便是她回波電笑,云發飄揚……

      33.在作品中,塑造這一形象的目的是什么?(4 分)

      答案:描繪與贊美了海的女神,表達作者對海的深情。

      34.從這段片段上看,作者塑造了一個什么形象?(4 分)

      答案:海的女神形象,這是一個嫵媚、飄逸、威嚴的女神形象。

      35.作者運用了什么描寫手法?(2 分)

      答案:擬人手法。

      (三)閱讀小說片段,回答下列 36~38 小題。

      一個月來,大太陽一直朝著田野噴下灼人的火焰。在這火雨的澆灌下,生命的花朵盛開,欣欣向榮。綠油油的大地一眼望不到邊。藍湛湛的天空上沒有一絲云。諾曼底人的農莊分散在平原上,被又高又細的山毛櫸圍著,遠遠望去,好似一片一片的小樹林。走到跟前,推開蟲蛀的柵欄門,卻又叫人以為是一座大花園,因為那些像農民一樣瘦骨嶙峋的老蘋果樹都開了花。黑黝黝的老樹干,歪歪扭扭,成行地排列在院子里,向著晴空撐開它們的圓頂,白的白,紅的紅,光彩奪目。蘋果花的清香,敞開的牲口棚里散發出的濃烈氣味,還有廄肥堆發酵冒出來的熱氣摻混在一起。廄肥堆上歇滿了母雞。

      36.這里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田園風光?(2 分)

      答案:描繪了一幅豐收在望的田園風光。

      37.這段描寫是屬于哪一類描寫?它在小說整體結構上有何作用?(4 分)

      答案:這段描寫是景物描寫(自然風光描寫)。這段描寫是為了撫今追昔,便于引出下文;在氣氛、感情和意念上都為后面的故事起鋪墊和反襯作用,同時暗示今天的幸福與祥和是來之不易的,突出小說的主題。

      38.這段景物描繪中洋溢著怎樣的氣氛?其中暗寓著人們什么樣的情感?(4 分)

      答案:洋溢著幸福、恬靜、祥和的氣氛,這暗寓著幸存者和后代對殉難的米龍老爹的緬懷之情。

    四川專升本尾部圖片
    四川專升本聲明

    (一)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,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,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。

    (二)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,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如您對內容、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于我們聯系,我們會及時處理。


    轉載請注明:文章轉載自http://www.theawesomearchfiend.com/

    本文地址:http://www.theawesomearchfiend.com/show-1314-278-1.html

    點擊繼續閱讀>>

    掃碼登錄

    掃碼關注“四川專升本”微信公眾號

    即可查看余下內容

    二維碼已過期,請重新刷新

    2022年四川專升本便捷服務

    · 溫馨提示:由于專升本考試機會一年
    僅此一次,建議廣大在校生提前備考。

    考生交流群

    微信公眾號

    四川專升本微信交流群

   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

    與考生自由互動、并且能直接與資深老師進行交流、解答。
    四川專升本微信公眾號

    掃一掃關注微信公眾號

    隨時獲取專升本政策、資訊、以及各類學習資料、試題題庫、咨詢解答。
    最新中文字幕无码专区_亚洲中文字幕第一页_亚洲人成无码网www在线观看_bt天堂在线www资源